最新消息
2024-2025年度全方位主題學習(二)
2025-03-14

2024-2025年度全方位主題學習(二)

 

主題「愛●尋真」。

 

透過主題式學習活動,各學科設計多元化的學習經歷,發展學生的共通能力。同時,以生活議題為本的探究式學習任務,培養學生正面的價值觀和態度。

 

 

 

一年級: 動物全接觸

 

學習目標: 培養學生關愛主動的青天五大素質,懂得主動成為一個善待動物的人。

 

這三天的「動物全接觸」主題學習真是太有趣了!同學認識到了很多關於動物的知識,也發現原來他們可以像超級英雄一樣保護牠們。

 

第一天,老師告訴他們狗狗不只是寵物,有些還是真正的英雄!導盲犬會幫助看不見的人,搜救犬能在地震時救人,真的好厲害!IVAN哥哥的自然課也很有趣,原來蝙蝠用「聲音」看路,大象的腳能感覺到遠方的震動,動物的世界真神奇。下午同學唱《我是主的羊》,老師說天主愛所有生命,就像牧羊人照顧小羊一樣,讓我覺得要更愛護動物。

 

 

 

第二天,同學去了爬蟲館,一開始有點怕蛇和昆蟲,但老師說牠們其實很溫柔,而且對環境很重要。同學鼓起勇氣摸了摸蛇的皮膚,涼涼的、滑滑的,像摸到一顆石頭!同學們還比賽模仿蜥蜴眨眼睛,大家都笑得超開心。

 

第三天,同學討論怎麼當動物的「好管家」。我知道了很多動物因為人類的破壞而瀕臨絕種,心裡很難過。但後來同學用黏土幫動物設計「五星級的家」,其中有同學做了北極熊的冰屋,還加了魚池和雪橇滑梯。最後的成果發表時,他們學到怎麼清楚地介紹自己的作品,原來當個「動物小專家」這麼有成就感!

 

 

這三天讓同學明白,動物不是只是「可愛」或「可怕」,牠們是同學的朋友,也是地球的重要成員。同學以後要更珍惜牠們,當一個真正的「動物英雄」!

 

 

 

 

二年級: 親親海陸空

 

學習目標: 學習海陸空的科學原理,從理論到親身觀察及體驗,再透過實踐,培養對STEAM學習的興趣和好奇心。

 

第一天,當老師宣布要去迪士尼樂園上課時,全班歡呼得差點忘記不是去玩的,而是變成「小小科學探險家」!在「小小世界」的河道旁,老師指著緩緩移動的小船問:「為什麼船能浮在水面?」大家七嘴八舌搶答,同學才發現:原來迪士尼就是一座巨大的科學實驗室!

 

 

最難忘的是第二天「玩具的科學原理」的任務。同學將自己家中具備海陸空元素的玩具帶回學校。除了向同學介紹,還與同學分享。一同玩。組員們一起研究遙控車構造,發現裏面藏著齒輪和電路板,像解開一道魔法謎題。

 

 

最後一天的自製小遊艇比賽,簡直是「現場」!同學的船才下水就翻肚皮,急得滿頭汗。老師卻笑着說:「沉船是偉大發明的第一步!」後來他們用瓶蓋當浮筒,吸管做風帆,雖然船跑得像烏龜,但全班拍手那刻,我同學懂了失敗比成功更珍貴。

 

 

 

 

 

 

三年級: 我是友愛青天人

 

學習目標: 透過實地體驗明白在各場所應守的規則及禮儀,成為一個友愛有禮的青天人。

 

第一天的課程中,同學學到了許多有關公共設施使用規則及乘車禮儀的知識,這提醒他們要尊重公共空間,並遵守規定,讓每個人都能享有便利與舒適。特別是學校安排的實際情境演練,讓他們更深刻地理解這些規範的重要性。

 

 

第二天,同學前往聖若瑟堂參觀,感受到莊嚴與寧靜的氛圍。透過導覽老師的講解,他們進一步了解了教堂的歷史與文化,也學會了不同宗教場所應有的尊重和禮儀。這次的參訪讓我認識到,尊重他人信仰其實就是尊重世界的多元性。

 

於粉嶺聖若瑟堂朝聖,學生專心聆聽導賞員的講解。

 

朝聖活動後進行kahoot!問答比賽「聖堂面面觀」。

 

這三天的學習讓我深刻體會到,生活中的每一個規範與禮儀,都是為了讓我們的社會更和諧、友善。未來,我會更加努力實踐這些規則,並影響身邊的朋友,一起成為更有禮貌、更負責任的人。

 

課堂活動友愛接力賽,於班上各個「友愛角落」完成友愛小任務。

 

分組製作「友愛」小社區。

 

 

 

 

 

四年級: 心之旅—同根同心廣州之旅

 

學習目標: 學習廣州的西式建築及其歷史文化之旅,及在旅程中能學會自理、自律守規、積極學習及關愛別人。

 

第一天參觀石室聖心大教堂和廣州近代史博物館,讓他們深入了解廣州的宗教與近代歷史,感受到城市悠久的文化底蘊。

 

 

第二天的行程則聚焦於廣州的建築與革命歷史,沙面建築群的歐式風格讓人耳目一新;而中山紀念堂展示了孫中山先生的重要事蹟,令人深受啟發。最後參觀的東山口花園洋樓群更展現了廣州的歷史與現代融合之美。短短兩天,行程緊湊卻充實,既增長了見聞,也加深了對廣州這座城市的認識,令我難忘且感慨萬分。

 

 

 

 

 

 

五年級: 化生新天地

 

學習目標:透過生活常接觸的事物為實驗課題,讓學生從實驗中學習觀察和記錄實體數據及利用歸類法學習科學。

 

第一天,同學認識了中國的科學家與他們的偉大貢獻,並在生物課上學習了分顯法的應用。這讓同學了解到科學研究的嚴謹性與實用性,特別是在實驗室安全規則的講解中,他們明白了保護自己與他人的重要性。同時,觀察與記錄實驗結果的活動也讓他們感受到科學探索的魅力。

 

 

第二天,他們參觀了元明天主教中學的科學體驗課,這是一次非常特別的學習經歷。在中學的實驗室中,也看了創新科學演示,並嘗試操作一些儀器,感受到高中學術氛圍的濃厚。這不僅開拓了同學的視野,也讓他們對未來的科學學習充滿期待。

 

 

最後一天的分組報告與匯報活動是對這三天學習的總結。每個小組都分享了自己的學習成果,讓同學看到大家的努力和創意。聽著同學們的展示,也對自己小組的表現感到自豪。

 

 

 

 

 

六年級: 我國的驕傲

 

學習目標: 增加學生對中國歷史、文化及航天科技的發展,讓學生感受及體驗的發展,加強學生對祖國的認識,提升國民身份認同感。

 

在這三天的主題學習活動中,以「我國的驕傲」為主題,透過多樣的課程和體驗,學到了許多新知識,也有了深刻的感受。

 

 

同學們了解了中國名勝和古代織紋的歷史文化背景,像是孔子和祖沖之的故事,讓我對中國悠久的文化有了更多認識。

 

第二天,參觀愛國教育中心的活動讓我對國家的歷史與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激發了同學的愛國情懷。透過展覽和導覽講解,他們認識到許多為國家發展付出努力的英雄人物,以及他們在艱難環境下堅持不懈的精神。這些故事讓同學感受到,現代社會的安定與繁榮是無數前人努力的成果,他們應該珍惜現在的生活

 

 

在活動中,觀看歷史影片和文物展覽時,同學對祖國的發展歷程有了更多的認識,也明白了歷史教育的重要性。特別是透過互動體驗區,同學親身嘗試了模擬歷史場景的活動,這種沉浸式學習方式讓我對歷史事件的理解更加深刻。

 

這次參觀不僅讓我學到了知識,也讓我深刻體會到一名學生的責任。我希望能夠好好學習,為未來社會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並繼續傳承這種愛國精神。活動不僅讓同學對中國傳統文化有了更多了解,還讓他們學會了如何合作、創造和表達自己的想法。希望以後能有更多這樣的機會,讓他們在學習中體驗,在體驗中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