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小!與你共渡廿五載在銀禧

梁少根副校長

二十五年,真可說是一段非常悠長的日子,試問人的一生,又有多少個二十五年呢?


回憶起二十五年前的屯門,仍是一個以漁業為主的地區,到處都能嗅到魚腥的氣味。就在矮矮的建築叢中,卻聳立著一座五層高的建築物,旁邊還有一座巨型的金色十字架,那便是我們的青山天主教小學了!

 

猶記得當時正是一九七二年中,我仍在明德天主教小學任教,便和其他同事一樣,被徵往青小的地盆去進行招生事宜。做吸塵機的滋味,真使人難忘。


好容易等待到七二年的暑假結束了,首任青小校長劉贊成先生和我同時由明德調派到青小來工作。九月一日,我們便開始和「新」老師在這「新」學校工作了。那時共開設十二班,連校長、主任及教師等合共十四人,便要在這「新」建築物中,一切都是由零開始。由於人手不足,甚麼事情都需要各同事親力親為,如接收新桌椅、書櫃、文件櫃等校具,搬運書簿、佈置課室及我.員室、設計老師和學生的校服等,都是各同事合作的成果。直到九月十八日,便是正式上課的日子了!當時的學生,多是皮膚黝黑的。他們都有一個特點,就是常會缺席,而且一缺就是三數天的。原因?不就是因為他們大多是漁民子弟嗎!父母出海去,他們也當然要隨「隊」出發哩!


由零開始真是很辛苦,上午上課,放學後,下午的時間,除了要批改勁課和備課外,很多時間也要跟其他同事商談一下需要添置甚麼、校內有甚麼需要改善的地方… … 在大家群策群力下,學校漸具規模,日有改進,那便是苦中之樂趣。一九七六年暑假,劉校長榮休,由九月一日起,便由曾宗一主任繼任校長職位。直至一九七八年一月,曾校長辭職,便由本人暫代校長職務,至一九七八年九月,蘇福龍校長接任,當時共有二十一班。翌年,在蘇校長的領導下,再擴展至二十四班了!


一九七九年,還開始有下午校,仍由蘇校長負責管理。由於班級不斷增加,至一九八二年,下午校由盧立偉校長負責,而下午校也由十二班擴至二十班。在盧校長領導下,於一九八三年更擴展至二十四班了。至此,青小便成為擁有四十八班之「學府」。


近年,由於屯門區日益繁盛,交通不斷改善,甚麼輕便鐵路列車和架空天橋上的車輛,往來頻繁,形成了不少噪音,影響所及,本校便獲准安裝冷氣和在課室內裝置教師用的擴音系統,這不但令教師教得輕鬆,學生也學得舒服。


眼看青小在不斷的成長和改善,一批批學生也長大成人,投身社會,不論學術界、商界、警界、娛樂界、工業、地產業、金融業……都有青小校友的足蹟,相信自己在這裡貢獻了二十五年的時光,也有點安慰吧!